国网节能服务 任伟理: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 全面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国网节能服务 任伟理: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 全面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日期:2019-06-06 15:35

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顺应与数字革命融合发展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能源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当前最核心、最紧迫、最根本的任务。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将全面贯彻公司决策部署,以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开放共享的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支撑该公司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积极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生态圈建设


充分发挥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和转换利用中的枢纽作用,发起并创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联盟,打造资源共享平台、营销服务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能源高端智库,推动产业政策出台落地,促进行业标准更新完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共建共治共赢的产业生态圈,与全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架构,建设运营绿色国网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平台化、生态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形成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让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为传统电网赋能,促进管理、运营、服务全面升级。充分发挥客户用电数据优势,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与客户侧资源,推动数据共享,促进数据价值的有效挖掘,形成线上线下相助相融的生态链系统;推动行业各方进行价值交换和价值创造,形成汇聚全产业链业务和数据的核心枢纽。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营造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生态环境,在打造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方面持续发力,统筹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创新高地。



面向综合能源服务领域重大技术攻关需求,加强科技项目顶层设计,加大科技投入。以国网节能公司为主体,联合央企及国际国内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共同体,与清华大学等一流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发起筹建行业专委会和标委会,构建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编制能源互联网/微能源网协同技术等一批核心技术标准,建立能效认证和评测体系。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等重大项目,培育国家级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推动国网节能公司通过混改引进技术、市场、管理等关键要素,联合社会资本,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打造科学灵活的股权架构和激励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共同开拓大市场,做好大项目。聚焦能源发展态势和客户多元用能需求,积极创新服务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资源整合,缩短业务和管理链条,推动构建适应三型两网要求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营销组织模式,优化市场营销业绩考核、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激发营销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加快壮大产业集群


围绕业务定位,统筹相关资源,打造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集群。以绿色国网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为重要抓手,发挥引流赋能作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能效服务、储能、专业运维等重点业务;提前培育氢能、区块链能源交易、能源数据增值和碳交易等前瞻业务;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海上风电和供冷供热供气等多能服务业务;通过引进吸收、投资参股等方式,联合研发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智能感知芯片、能源路由器、相变蓄热、超低温空气源热泵、高压电极式电锅炉以及电解水制氢等高端核心装备。建立从投资、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全方位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美丽中国建设等,面向智慧城市、产业新城、大型园区以及县域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规划,培育、打造一批投资在10亿级以上的重大示范项目,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建设,形成技术先进、经济可行、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商业模式。以多能互济、清洁高效为导向,在钢铁冶金、装备制造、交通枢纽、物流仓储、化工制药、高校、医院等重点行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整体解决方案,优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打造各行业综合能源服务精品标杆工程。开展以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为主的县域能源循环经济圈试点示范建设,支撑城乡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联合高校、科研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各部委、公司重点科技示范工程,提升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用能优化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作者系国网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