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加速 国际能源投资正走向低碳、跨界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能源转型加速 国际能源投资正走向低碳、跨界
日期:2019-06-27 16:44  来源:中国能源报


从事能源投资工作30年来,我看到能源系统、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变化。如果说第一个十年,项目体量越大越好、成本越低越好;到第二个十年,我们不仅重视经济回报,也开始关注项目的平等性、普适性;再到第三个十年,投资又多一个未知数全球气候变化。选择项目时,既要通过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增长,降低用能成本让更多人可承受,也要看该项目是否低碳、能否促进减排。近日在首届能源互联网国际创新创业峰会现场,亚洲发展银行首席能源官翟永平用切身经历,概括能源投资的关注之变。


当日,来自澳洲、新加坡、德国等地的30多个国际孵化器、创新企业,及40余家国内能源企业齐聚成都,就能源投资的热点展开交流。记者从中发现,随着能源转型加速,投资机构所扮演的角色也有变化。而除了经济回报,清洁低碳、跨界融合等因素,如今在项目考察中越来越被重视。


从加速器、孵化器


到清洁能源的推动者


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2019》显示,历经3年回落之后,全球能源投资以超过1.8万亿美元的体量,在2018年重新企稳。其中,针对低碳能源的投资约为6200美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接近35%;在按成本调整的同时,可再生能源投资自2010年以来增长了55%


以欧盟为例,近3年的能源投资总量虽下降7%,用于低碳能源的支出占比却升至60%;得益于成本下降,可再生能源支出有所放缓,但其比重仍占到发电支出的80%以上。再如,近3年能源投资增长最快的印度,在光伏招标的大力支持下,可再生能源支出去年继续超过化石燃料发电。


就我所在的孵化器而言,清洁能源带来的投资价值已超4000亿美元。印度GoMassive创始人Shailesh Vickram Singh进一步表示,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解决污染问题也是大家共同关注的内容。


丹麦Accelerate CPH项目经理Peter Kragh Halling也向记者证实,在多次内部研讨会上,除了探讨如何与初创型公司沟通合作,投资者们最关心的主题就是可持续性。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需求,考验着我们重新思考商业模式。


我们致力于能源行业的现代化和脱碳化,并尽可能支持更多清洁能源创业者,以推动澳洲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换句话说,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加速器、孵化器,同时也在推动和培育清洁能源创新的生态系统。来自澳大利亚EnergyLab的项目经理Milly Young这样定位。


能源需求转变


带来商业模式的新挑战


清洁能源投资热情高涨,但在国际能源署方面看来,这些还远远不够。上述报告指出,低碳电力的投资产出目前仍跟不上需求。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长期可持续性目标,即便用能成本有所下降,到2030年,低碳投资也需要增长2.5倍、占比提至65%


对此,挑战何在?法维翰咨询公司研发总监Mackinnon Lawrence认为,能源需求在变,要求能源投资方式相应转变,归根结底是对已有商业模式的颠覆。传统能源投资更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一个燃煤电厂,通常要二、三十年之后才有望回本。但这样的方式实则脆弱,一次自然灾害或许就让投入一去不返。结合转型需求,投资不仅仅是做量、做规模,也应由重资产走向轻资产建设。


同时,随着客户属性、人口结构等变化,及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新兴消费者涌现。他们不仅有能力负担这些清洁能源,而且从集中式需求走向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新技术的使用非常娴熟,可轻松获取新能源,而不再是被动接受改变。如何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并把客户与新技术的价值相嫁接?投资机构急需新的思维方式。Mackinnon Lawrence称。


翟永平也表示,经济回报、解决贫困及清洁低碳,目前是能源投资关注的三大重点。要实现三管齐下,离不开一系列组合解决方案。而方案所要求的创新,不止在技术层面,也包括金融工具、业务模式等创新,投资者自身也面临巨大挑战。


除行业自身


投资也关注可赋能的跨界技术


记者进一步从现场获悉,新角色带来新的挑战,能源投资的热点、焦点也随之变化。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两个维度来综合考察项目。横轴是能源产业链,从能源的生产、传输、消费、储能到清洁环保技术利用,纵向则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可赋能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或带动新的商业模式,因此也是我们的关注重点。Plug and Play中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主任张加贝表示。


作为一家智慧能源行业的加速器,澳大利亚StartupBootcamp公司的做法与Plug and Play不谋而合。据其首席执行官Trevor Townsend介绍,公司不仅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原始技术,或称之为硬技术,现也越来越重视碳交易、智慧资产管理、微电网解决方案等软技术应用。


目前,希望投资一些为消费者赋能、提升应用体验的项目。比如拥有API的初创公司,我们就非常感兴趣。他们可以帮助政府、行业去分析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很透明。Trevor Townsend举例称,投资者所关心的并非能源数据本身,而是其背后,究竟谁在使用这些能源、设备耗能情况如何、能源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等。


此外,Mackinnon Lawrence提醒,不同能源形式、能源与其他行业之间,现已逐渐淡化楚河汉界的清晰划分,复合创新潜力巨大。未来在能源投资中,我们需要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共赢的思维,而不是像独狼一样孤军奋战。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