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对气候资源评估预报的需求日益迫切,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方法。利用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整合相关数据,提出了气象要素预报风光场站识别新能源发电能力预测的预测框架。报告首次预测了全球及主要国家的新能源发电能力,反映长时间尺度下的新能源发电潜力和趋势。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以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占比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底,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同时,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靠天吃饭的特性,发电能力显著受气象条件制约。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气候资源评估预报和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更加依赖。
这份预测报告首次在新能源年发电预测中深度纳入气象因素,是能源气象领域合作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表示,中国气象局将坚持创新引领,不断提高能源气象预报时效和精准;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最新的发展成果在新能源领域深度应用;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强化新能源气象领域重大问题联合攻关,共同开展标准研制。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万马股份:电缆业务逆势增长32% 一季度获订单4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