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晖:改善电能质量 需要预防和治理相结合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李朝晖:改善电能质量 需要预防和治理相结合
日期:2014-03-28 10:53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安装实时检测电能质量的监控系统,因电能质量问题导致生产异常、生产事故、甚至发生火灾等重大事故后,才发觉电能质量不合格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深圳市英纳仕电气有限公司(简称英纳仕电气)总经理李朝晖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电能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危害和损耗,应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手段。

  记者:企业采取哪些措施对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改善和治理?


  李朝晖:企业为了达到安全用电和环保用电,要及时发现电能质量存在的问题,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时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监控;二是发现电能质量问题,需要及时对电能质量进行分析,对产生电能质量恶化的原因进行诊断;三是确定电能质量恶化原因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四是根据治理方案,采用对用的治理设备对电能质量进行优化,达到洁净用电环境,如采用APF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采用静止同步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无功补偿、采用浪涌吸收装置对浪涌和尖峰电压进行吸收等。


  记者:企业使用有源电力滤波器能为他们带来哪些好处?


  李朝晖:对于智能电网来说,有源电力滤波器和静止同步无功补偿装置,由于具有响应速度快,补偿效果好,智能化调节的特性,对于电网中的潮流分配和调节、电压的稳定、无功的及时补偿、降低谐波干扰与危害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是智能电网中的节点关键设备。


  企业使用有源电力滤波器带来的直接好处如下:一是解决因谐波电流产生的各种危害,确保安全生产;二是提高设备性能和加工精度,提高产品加工精度和质量;三是减少设备老化,延长设备的寿命;四是提高变压器和电缆的有效供电容量,减少因负荷增加的扩容投入;五是减少线路的损耗,节约电能。


  记者:电能质量设备市空间有多大?


  李朝晖:目前,国内的电能质量设备市场应该在初级阶段,但据有单位统计,2012年,无功补偿设备的市场实现销售额351.27亿元,谐波治理设备实现销售收入101.94亿元,分别较2008年增长了45%与371%。2007~2011年我国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市场规模从56.47亿元逐年上升至95.22亿元。


  国内电能质量设备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尤其作为当前最先进技术的静止同步无功补偿装置和有源电力滤波器。随着设备制造成本的下降,以及对电能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国内电能质量设备的市场将具有广阔的发展机会。


  记者:电能质量监控行业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李朝晖:电能质量监控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电能质量监控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内虽然有企业单位提供相关产品进行销售,但时间都不长,并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行业龙头;二是现有的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基本上针对特定行业需求进行开发设计,还不能覆盖大多数需要进行电能质量监控的行业;三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认识到电能质量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导致对实时监控电网的电能质量状况的需求越来越多;四是将来国家考虑到电能质量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制定相关电能质量的相关强制标准,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同时,电能质量监控行业还面临着挑战:电能质量监控系统本身需要市场应用,


  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符合不同行业的应用要求;现在对电能质量问题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基本上停留在不出问题就是没有问题的阶段;缺乏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缺少政策方面的扶持和优惠。


  记者:英纳仕电气在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方面有哪些优势?英纳仕电气在电能设备市场中占多少份额?


  李朝晖:英纳仕电气是一家专业的电能质量治理与优化的公司,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现场测试、方案制定、设备设计制造、设备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全系列服务。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和技术支持服务团队,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电能质量问题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基本包括:问题诊断、全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控系统、对谐波进行有效治理、为客户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静止同步无功补偿装置和有源电力滤波装置,提高用户用电效率和用电的安全性等。


  目前英纳仕电气在电能质量设备市场的占比还很小,过去几年,英纳仕电气瞄准国际先进技术进行研发和创新,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有源电力滤波器和最新一代的静止同步无功补偿装置。经过三年在钢铁、石化、石油、半导体制造、煤炭、汽车、医药制造、医院、精密加工、酒店等多个行业的应用,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新型电能质量设备领域,英纳仕电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