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每一家电缆企业的正常工作范围和责任,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那些电缆技术前辈们,凡是出了成果的,哪一个不是行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企业更应该通过大量技术创新来丰富自己的企业内涵和价值。
说到技术创新,就必然涉及到资金和人员问题。有些技术人员号称技术创新有多少项,其实他们在电缆行业的专业文献都几乎没有。何谈研发能力。有些人吃喝玩乐技术一流,但一进入技术交流就哑口无言。我建议在研发型技术人员的招聘上和研发设备投入上,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舍得投入。毕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掌握技术创新多,也并不是囤积居奇,而是为了应用于工作之中。在新产品研发论证会议上,掌握资料多的人,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综合,提出自己的意见,成为项目负责人;而不掌握资料的人,就什么意见也提不出来,即使提出来,也是不着边际。
作为企业即使有了发言权,也不能乱用,也得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因为有时候歪打正着的事也会发生,特别是那些实践经验很丰富的老技师、老工人的意见,往往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作为技术人员应多参加一些产品展览会、中外技术交流座谈会,多看一些有关技术资料,不仅仅是电缆产品,还有电缆材料和电缆使用等方面的资料,都要分门别类悉心收集,以备后用。看似简单的电缆产品,其实也有大学问。前辈倾其一生没有完成的事业,要靠后来人去完成。
有志于电缆产品创新事业的,充分利用今天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担当起我国电缆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让中国电缆大踏步走出国门,把响当当的中国电缆品牌挂在地球各个角落。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下一篇:人大代表建议规划建设合西高铁连接丝绸之路
- 上一篇:PVC自动配料混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