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融资领域专家及知名行业咨询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简称沙利文)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国电缆电线市场研究》分析认为,在经历过2014年的低潮后,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在新的一带一路战略带动下,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预计市场规模5年内有望从2014年约1.37万亿元突破至两万亿元。得益于智慧城市、三网合一等战略的推进,在细分市场中,通信电缆和光缆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增长最快。
《中国电缆电线市场研究》认为,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电缆电线行业形成了规模大、集中度低、产品单一、利润低的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电缆电线行业中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数量达到4659家,而行业前1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总和不到20%。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和日本前10家电缆电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在60%以上。另外,行业内众多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低端产品产能大量过剩,高端产品依然依赖进口,进口产品平均单价约为21美元/公斤,而出口产品平均单价仅为9.5美元/公斤。
《中国电缆电线市场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以及对环保、能源等的关注,光纤复合电缆、矿用电缆、高温超导电缆、低烟无卤环保电缆(是指用不含卤素F、Cl、Br、I、At、不含铅镉铬汞等物质的胶料制成,燃烧时不会发出有毒烟雾)、高新技术电缆等将受到市场进一步的追捧。
《中国电缆电线市场研究》还指出,稳定的铜矿供应以及价格,是电缆电线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上游铜原料占据电缆电线产品成本70%以上,而国际铜价从2008年至今波动十分剧烈,增幅接近300%,最高达到9646美元/吨,最低达到3435美元/吨。而下游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多样性,也是企业面临的困难格局之一。眼下,一些企业为应对挑战已开始积极行动。如宝胜集团通过将股份转让给中航工业全资子公司,转而专注发展航空航天领域的电缆电线,对产品的需求把握更精确,同时也在该领域积累了技术优势。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昕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布局的进一步推进,行业低端电缆也将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而有所增长,紧邻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带的企业将进一步增长。落后低端产能会进一步被淘汰,行业面临进一步整合。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