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业加速布局能源互联网夺话语权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多产业加速布局能源互联网夺话语权
日期:2015-06-02 09:40


智能电网、四网合一试点、智慧能源服务、智能电器产品储能、逆变器、智能终端和管理系统等多产业正加速布局能源互联网欲夺行业发展话语权。


能源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官方还没有出台权威的解释,在专家组中也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能源互联网就是智能电网的延伸,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电力系统为基础,以接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各种能量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确定中国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定位、目标、功能以及需配套的政策建议。 参与国家能源局能源互联网规划的专家组组长、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表示。


虽然能源互联网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能源互联网无疑是一块面对未来的巨大市场,而储能、逆变器、智能终端和管理系统等多产业已经开始了实际探索,想在未来市场上占得先机。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传统智库机构、能源局和工信部等部委机关,芯片公司、软件公司、节能服务企业、能源企业等已经蜂拥进入这一领域,争着搭上能源互联网的快车。电网企业在推动智能电网、四网合一试点;电气类公司在推动智慧能源服务、智能电器产品。


一些企业从提供节能服务,或为某些行业提高能效起家,也都是能源互联网的实践者,比如宝信软件就是服务宝钢集团起来的。另外还有从配电网络转向能源服务的积成电子、杭州哲达电子等都属此类。


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电网企业、电气制造服务商、软件商都纷纷涉足能源互联网,连芯片巨头英特尔也坐不住了。528日与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的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在智慧能源联合实验室,从底层的表计或插座等收集数据的设备,到网关分析和传输数据,再到上面是互联网的云平台,都被贴上了能源互联网的标签。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对能源产业进行互联网化,将能源赋予新的数据属性。能源互联中涵盖的硬件和软件的市场空间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