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乘客坐在飞机上,手机处于关闭状态,漫长的时间难以打发,为此,南航迈开了空中互联网的研究步伐。6月1日,南航方面透露,旗下10架空客A330客机经工信部获准实施机上卫星宽带上网验证运行,与东航一样使用亚太6号卫星进行数据链路传输。而国航方面也在同一天表示,利用地空基站模式(A TG),该公司也实现了宽带无线通信上网,目前已经有22架互联网航班。
据南航介绍,该航10架空客A 330客机可进行空中上网业务,所飞航线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国际航线。目前南航已经完成其中5架空客A330客机的改装,预计至2016年6月,南航将完成这所有10架的空中互联网改装任务。
东航此次获批提供空中上的飞机有21架,全部为宽体远程飞机。因为采用了卫星通信技术,东航的空中上网能够覆盖国际、国内航班。但具体是哪些航线,目前还不确定。
据南航机务工程部高级工程师米冀生介绍,相较此前国内其他航空公司采用的SBB、A T G等技术相比,南航、东航所采用的K U波段宽带卫星上网技术的突出技术优势有两点:一是信号覆盖范围广;二是上网速度快,该方式可以实现理论峰值50兆每秒的接入速度,堪称光纤速度,较之前任何一种上网技术速度更有保证且更加稳定。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院专家莫广卫也表示,空中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决定了收费标准如果提供全业务模式,成本则偏高,如果只是个别的业务,那么会低一点。在成本方面,他表示,改造一架飞机,使其可以提供空中上网业务,成本大概为300万美元。不过据张驰表示,东航改造一架飞机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大概就是几十万美元,而且不会是八九十万美元。
在通讯成本方面,虚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表示,卫星通讯一般是租用卫星提供的流量,按实际需求购买,1G卫星流量价格会高于4G流量的价格。据他介绍,目前国外航空公司的空中上网收费,一般一个小时几美元。而据此前报道,一些专家预测,国内民航互联网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未来5年会保持年均30%的增速,整个空中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来源:电缆网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