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务院质量纲要》有关电缆行业解读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2014国务院质量纲要》有关电缆行业解读
日期:2014-05-19 12:36  来源:电缆网
2014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国办发〔2014〕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此次《通知》目的是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2014年质量工作重点,大力推动提质增效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继2012年国务院发布《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来,本次《通知》是国务院连续发布的第3个年度行动计划。《通知》细化制定了4个方面15条共77项具体任务,并明确了23个部门职责分工,其中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牵头部门的工作有5条。


这也是继《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发布以来,两次将电线电缆行业作为一个大类,明确列入该系列文件。第一次是国办发〔2012〕27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该文件中第七点加强质量基础工作中提到加强认证认可管理。组织开展轮胎、电线电缆、有机产品等认证产品专项整治。开展强制性认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而本次《通知》第一点加强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中提到加强消费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消费品风险和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及预警平台建设。开展农资、电线电缆等产品专项整治。


仔细比较两次中对电线电缆行业所放位置以及提法:2012年的文件中,并未将电线电缆行业作为质量监管的重点行业,并未将其放入该年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而今年的文件中,明确将电线电缆行业质量监管放入加强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领域;同时,2014年文件的第一点是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第二点便是加强消费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其中,重点提到电线电缆行业。由《通知》将电线电缆定位为仅列次于食品农产品的重点监管行业,并对其开展专项整治,证明此次国务院对电线电缆行业产品质量的重视。


电线电缆行业作为国内基建配套行业,其以近8000家生产企业数量,1.2万亿的行业产值,成就了世界第一,同时也造就了国内电线电缆行业低价竞争激烈、利润稀薄、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等现状。近年来,在国家经济发展放缓,国家基建投资增长放缓的形势下,行业需求增长进一步放缓。据wind数据显示,2013年,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增长仅为9.53%,远低于前些年动辄20%以上的增长水平。此外,国内劳动生产力成本的增加,国家减少信贷投放,企业融资成本增大等,进一步加剧了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


多个因素叠加,进一步压缩了电线电缆行业的利润空间,而为了在市场的价格战中取得优势,部分企业只能不断压缩生产成本。可是随着电线电缆行业的主要原材料铜铝的价格以及PVC、橡胶等逐渐透明,运用正当手段压缩原材料成本空间显得愈加困难,于是一些中小型生产企业便从偷工减料方面做文章,制造伪劣产品,造成国内电缆产品质量不高。


根据2014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物资供应商重质量、讲诚信倡议活动推进会上的数据:2013年,国家电网共对发生产品质量、履约及不诚信等问题的供应商,处理了705家共988次,其中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处理的供应商次数相对较多,达到618次,占63%,而电力电缆、架空绝缘导线、导地线质量问题突出。


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地对电缆、配变等11类质量问题突出或重要物资开展了专项抽检,共对1773家供应商进行了抽检,发现并消除了3270起质量问题或隐患。涉及电线电缆的抽检结果如下:


电力电缆:抽检1051千米,涉及187家供应商;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结构尺寸检测不合格,直流电阻不合格。


架空绝缘导线:抽检1743千米,涉及123家供应商;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长度不符、结构尺寸(包括根数、绝缘厚度等)不合格,绝缘热延伸、绝缘粘附力、直流电阻不合格等。


导地线:抽检3145吨,涉及143家供应商;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重量不符、锈蚀、破损、线径不符、断股开裂,抗拉强度、直流电阻不合格。


从这些实例、数据不难看出电线电缆行业已经成为质量的重灾区,不合格电线电缆产品严重影响国内电网建设质量,破坏整个国家的生产和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


而在2014年《通知》中,部署了强化质量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要求研究消费品安全法立法,加强质量宣传和舆论监督,加大对质量违法案件和质量失信企业的曝光力度;印发《2013-2014年度省级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组织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质量工作进行考核,指导地方政府将质量工作纳入市、县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质量提升,做好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统计调查、质量状况分析、产品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等基础工作。


由此可见,国家对电线电缆行业不仅在文件上重视,在落地方面极有可能更加重视。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