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缆出口大量退货只因连接点检测概念不清_资讯_线缆世界网手机版
光伏电缆出口大量退货只因连接点检测概念不清
日期:2014-07-31 08:26  来源:南方电缆网
由于电线电缆出口厂家对产品标准或者对客户的一些特殊要求理解不深不透,特别是那些新型电线电缆产品,而导致电缆出口被退货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出口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中国国门时报消息,江苏常州某电缆生产企业连续遭遇澳大利亚客户退货,继3月退运一批8.8万米的太阳能光伏电缆后,4月又发生一批6.6万米的退货,退货的原因均为电缆护套在安装时意外撕裂。


导致这一电缆出口遭退货事件的原因,还是对产品检验标准和客户具体要求没有完全清楚就盲目交货而引起的。各地电线电缆企业在其他类型的出口产品中,也多次发生类似情况。例如,各地某电缆厂出口ABC绝缘架空电缆,由于相线上的凸条高度不够,而导致大量退货。


就光伏电缆而言,据专家分析,作为太阳能系统中连接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关键部件,常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须承受高温、紫外线辐射、臭氧、剧烈温度变化和化学侵蚀等。安装和维护期间还须承受压力、弯折、张力、交叉拉伸载荷及强力冲击。因此,光伏电缆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电性能,护套还需具备更高要求的热学、化学和机械特性,而这些超强特性主要由电缆专用绝缘料、护套料的质量及加工工艺所决定。如果电缆护套强度不够,电缆绝缘层则易受到损坏,从而影响电缆乃至整个光伏系统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更会发生短路,甚至导致火灾和人员伤害。


据了解,为保证出口电缆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常州这个光伏电缆生产企业在出口前,曾经将电缆样品专门送至客户指定的某国际知名检测机构按国际标准进行全项目检测,产品的电性能、耐气候环境性能和机械性能等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产品也通过了相关认证。但澳大利亚的最终用户在施工布线中却发现,电缆布线时两端均须将芯线分离一定距离后再与系统中接线端子进行连接,而电缆的两条并联芯线间连接设计不良,连接点太厚、太窄,实际操作中如无专业工具辅助操作,双芯分离时极易沿连接点的一侧撕裂护套,从而使电缆芯线的绝缘层意外裸露,导致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因而整批货物被全部退回。


针对这起已获得认证、经检测合格的产品会最终遭遇退货的事件,江苏常州检验检疫局在调查中发现,检测标准并不会穷尽所有的产品要求,特别是一些特定场合和环境的特殊要求。上述电缆的芯线间连接点在标准中并没有提及,当然在检测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和要求。


检验检疫部门人士认为,国内外各生产厂商对连接点的工艺要求不尽相同,厚薄宽窄等参数设置不一,但大多并不会考虑到现场工程布线的具体环境和安装条件,所以就不可避免出现了检测和认证合格产品无法使用,最终遭遇电缆出口被退货的情形。


为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出口风险,检验检疫部门再次提醒电缆出口企业:除了严格按照相关进口国或国际标准生产、检测产品之外,在签订合同前还应事先与国外客户充分沟通,详细了解产品的使用环境及用途,最好提前寄送小样经客户试用,用户试用合格后再批量生产和交货,这样才能做到产品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使用要求,从而避免合格电缆出口遭遇退货的尴尬境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凡注明来源为“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皆属线缆世界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线缆世界全媒体”, “线缆世界原创”或“线缆信息研究院”的作品,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